时间: 2025-05-04 18:0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7:12
词汇“俯念”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俯”通常指低头或向下看,而“念”则指思考或思念。结合起来,“俯念”可以理解为低头沉思或思念某人某事。
“俯念”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低头沉思或思念。
“俯念”可能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惯,他们在书写或阅读时常常低头,这种姿势伴随着深沉的思考或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通俗的表达方式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低头沉思常常与内省和修养联系在一起,因此“俯念”可能被视为一种文雅的行为。
“俯念”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孤独、回忆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深思熟虑的情况,可能会使用“俯念”来表达自己的思考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点点,我俯念着往昔,心中波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nder”或“reflect”,但这些词汇没有“俯念”所包含的低头动作和文雅的意味。
“俯念”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韵味和表达的细腻度。
1.
【俯】
(会意。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上》-俯而纳屦。 、 《公羊传·宣公六年》-俯而闚其户。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组词】
俯擗、 俯偻、 俯听、 俯鉴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