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1:07
“争胜”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竞争或努力取得胜利。它强调的是在竞争环境中积极进取,力求超越对手,达到成功的目标。
在文学作品中,“争胜”常常用来描述人物的斗志和决心,如“他在比赛中争胜心切,最终赢得了冠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小竞争,如“孩子们在游戏中争胜,玩得不亦乐乎。”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商业或学术竞赛中,“争胜”则具有更正式和具体的含义。
同义词中,“竞争”强调的是过程,而“争胜”更侧重于结果和目标。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争胜”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争胜”由“争”和“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争”意味着争夺,而“胜”则表示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争胜”一词,其含义也逐渐固定为通过竞争取得胜利。
在**文化中,“争胜”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进取”和“自强不息”相联系。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争胜”成为了许多人追求成功和卓越的动力。
“争胜”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不断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尤为重要,它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次马拉松比赛,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争胜”的意义。尽管身体疲惫,但内心的斗志让我坚持到了终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争胜”:
晨曦初露,争胜的脚步不停,
每一步都踏出希望的旋律。
在生活的赛道上,我们争胜,
只为那最后的胜利,璀璨如星。
想象一幅画面:**员在赛场上奋力奔跑,观众席上掌声雷动。这幅画面与“争胜”紧密相连,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激励。
在英语中,“争胜”可以对应为“strive for victory”或“compete for success”。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追求胜利和成功的精神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争胜”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激励人们追求目标和克服困难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争胜”这一词汇,以传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决心。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