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8:09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蚌方出曝……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我们要记住“~”的道理,不能让他享渔人之利。
1.
【鹬】
(形声。从鸟,矞(yù)声。本义:水鸟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鹬,翠鸟也。知天将雨。 、 《礼记》-知天文者冠鹬。 、 《本草纲目》-鹬如鹑,色苍嘴长,在泥涂间鹬鹬声,村民云田鸡所化,亦鹌鹑类也。苏秦所谓鹬蚌相持者,即此。 、 《战国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组词】
鹬鹬、 鹬冠
2. 【蚌】 蚌埠的简称。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
5.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6.
【翁】
(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翁,颈毛也。 、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最上。
7.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8.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