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9:24
受阻: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遇到障碍或困难,导致某项活动、进程或计划无法顺利进行。它通常用来描述在实现目标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
“受阻”一词由“受”和“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受”表示接受或遭受,“阻”表示阻挡或阻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受阻”一词,用来描述遇到障碍的情况。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受阻”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影响。例如,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个人目标受阻可能会被视为对集体利益的威胁,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这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个人挑战。
“受阻”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挫折、困难和挑战。它可能会激发人们的斗志,促使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感到沮丧和无助。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计划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但由于交通堵塞,我受阻了,最终错过了会议。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提前规划和应对突发情况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受阻”:
梦想的翅膀,在现实的荆棘中受阻,
但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每一次跌倒,都是重生的契机,
受阻的路,终将通向光明。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一条被巨石堵住的路口,脸上带着坚定的表情。这幅画面可以与“受阻”这个词联系起来,传达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英语中,“受阻”可以对应为“hinder”、“obstruct”或“impede”。这些词汇在语义上与“受阻”相似,但在使用时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例如“hinder”更侧重于干扰,而“obstruct”更侧重于物理上的阻挡。
通过对“受阻”这个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遇到障碍的情况,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反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阻】
(形声。从阜(jù)声,且(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阻,险也。 、 《易·系辞》-德行恒简以知阻。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周礼·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 、 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诗·商颂·殷武》-罙入其阻。
【组词】
阻隘、 阻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