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3:01
词汇“俪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俪巧”进行分析:
“俪”字在古代汉语中常指夫妇,如“俪影”指夫妇的影子,“俪语”指夫妇间的对话。而“巧”字则通常指技艺高超、心思巧妙。因此,“俪巧”可以理解为夫妇间的心思巧妙或技艺高超,强调夫妻间的和谐与默契。
在文学作品中,“俪巧”可能用来形容夫妻间的默契配合,如在描述一对恩爱夫妻时,可以用“俪巧”来形容他们的和谐与智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语境中,它可能会被用来增添文雅的气息。
“俪”字源于古代对夫妇的称呼,而“巧”字则一直指技艺或心思的巧妙。随着时间的推移,“俪巧”这个组合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某些文学或艺术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夫妻间的和谐被视为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因此,“俪巧”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强调家庭和谐的文学作品或传统节日中被提及。
“俪巧”这个词汇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一对恩爱夫妻在生活中相互扶持、智慧相融的画面。
由于“俪巧”这个词汇较为文雅且不常见,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直接使用它的场合。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某些传统文化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夫妻和谐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俪巧”这个词汇来增添诗意:
俪影双双映月明,
巧思共织梦里情。
想象一对夫妻在月光下共舞,他们的动作和谐而优雅,这画面可以用“俪巧”来形容。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柔和的音乐,如小提琴的旋律,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俪巧”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夫妻间的和谐与默契,在各种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俪巧”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的夫妻和谐与智慧的概念是普遍且美好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库。
1.
【俪】
(形声。从人,丽声。字即丽的或体。本义:配偶)同本义。
【引证】
《广雅》-俪,耦也。 、 《国语·周语》-弃其伉俪妃嫔。 、 《左传·成公十一年》-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
【组词】
伉俪、 俪祉、 俪影
相称;对仗,对偶。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安可以俪王公而著风烈也。
【组词】
文以耦俪为主;骈俪、 俪巧、 俪句、 俪体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