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1:33
初试:字面意思是指第一次尝试或考试。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过程或系列考试中的首次测试,通常用来评估个人的初步能力或准备情况。
“初试”一词源于汉语,由“初”和“试”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一轮考试称为“初试”,后来这一概念扩展到其他领域,指代任何形式的首次测试或尝试。
在**文化中,“初试”常常与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个人能力和努力的初步验证。在现代社会,它也代表着新起点和挑战。
“初试”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期待,因为它标志着新事物的开始和可能的成就。
在学生时代,我经历了多次“初试”,无论是学校的考试还是参加各种比赛,每一次都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在诗歌中,可以将“初试”融入描述新生事物的诗句中,如:“春风初试新芽绿,万物复苏竞自由。”
视觉上,“初试”可能让人联想到考场、试卷和紧张的面孔。听觉上,可能是考场上的钟声或是笔尖在纸上滑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初试”可以对应为“first try”或“initial test”,但其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含义可能与中文中的“初试”有所不同。
“初试”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词汇,它不仅代表着开始,也象征着可能的成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初试”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图和情感。
1.
【初】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 、 《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初,舒也。 、 《易·既济》-初吉终乱。 、 《易·书大传》-名曰初虑。 、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 、 《论衡·订鬼》-初疾畏惊,见鬼之来。 、 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组词】
初岁、 初枯、 初头、 初化、 初末
2.
【试】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试,用也。 、 《虞书》-明试以功。 、 《书·盘庚》-今予将试以汝迁。 、 《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 、 《礼记·乐记》-兵革不试。 、 《论语》-吾不试。 、 《诗·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 《礼记·乐记》-兵革不试,五刑不用。
【组词】
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