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2:08
词汇“次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次室”字面意思是指次要的房间或居室,通常指的是相对于主室或主房间而言的次要空间。在古代,可能指的是妾室或侧室,即非正妻的居所。
“次室”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次卧”、“客房”等词汇。
在古代**,妻妾制度盛行,“次室”可能指的是妾的居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和家庭结构的态度。
“次室”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封建制度和家庭结构,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沉淀。
在现代生活中,“次室”一词几乎不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具体的词汇来描述房间的用途。
在创作中,可以将“次室”用于描述一个充满历史感的空间,或者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赋予其特殊的情感色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色古香的次室,陈设着古董家具,墙上挂着字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指的是次要的居住空间,但其具体含义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次室”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和价值观。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1.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