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0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原意是指对玉石进行精细的加工,切磋琢磨,使其更加完美。引申为对学问或技艺的精益求精,不断磨练和提高。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对学问或技艺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如“他对书法的研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终成一代大师。”
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的认真态度,如“他对工作的态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让人敬佩。”
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工艺制作,这个词汇强调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不断改进的精神。
同义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千锤百炼
反义词:粗制滥造、敷衍了事、马虎大意
这个词汇源自《诗经》,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到各个领域。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体现了对完美和卓越的追求,反映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和技艺的不断提升。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勤奋、专注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它激励人们在学*和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断进步。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对某项技能或知识的深入研究,如学外语时,通过不断练和复*,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切如磋琢玉石,岁月静好磨心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工匠在精细地雕琢玉石;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首节奏缓慢、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象征着对技艺的细致打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lish to perfection”或“refine to excelle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完美的追求和不断改进的精神。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技艺的描述,更是对个人品质和精神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卓越和完美的追求。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休养》:“《诗经》上有这样著名的诗句:‘~’。这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磋】
(形声。从石,差声。本义:①失足跌倒。见《广韵》。②把骨、角制成器物)。
磨治象牙。泛指磨治器物。
【引证】
《广韵》-治象牙曰磋。 、 《尔雅》-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 《论衡·量知》-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 《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
【组词】
磋磨、 磋琢、 磋切
5.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6. 【琢】
7.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8.
【磨】
磨子。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磨碎物亦曰磨。 、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
【组词】
磨石、 磨心、 磨牛、 磨室、 电磨;水磨
碾轧土地。
【引证】
陈残云《香飘四季》-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
1. 【如切如磋】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