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6:12
“以资切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提供资源或机会来进行互相学*和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互相帮助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以资切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学术文化,最初可能来源于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互相学*和交流的场合。
在*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互相帮助的精神,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在学和工作中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队合作、互相学和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它鼓励人们开放心态,积极参与交流和学。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经常与同学们以资切磋,通过讨论和分享,我们不仅解决了学中的难题,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以资切磋,共绘知识的画卷,笔触交织,智慧的光芒闪耀。”
想象一幅画面:两位学者在书香四溢的图书馆中,互相交流着书籍和笔记,他们的对话如同悠扬的乐曲,激发着思想的火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utual learning”或“exchange of idea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通过交流来共同进步。
“以资切磋”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醒我要积极参与交流和学,还鼓励我与他人共同进步。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表达我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与他人的关系。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
3.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
4.
【磋】
(形声。从石,差声。本义:①失足跌倒。见《广韵》。②把骨、角制成器物)。
磨治象牙。泛指磨治器物。
【引证】
《广韵》-治象牙曰磋。 、 《尔雅》-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 《论衡·量知》-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 《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
【组词】
磋磨、 磋琢、 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