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26:53
军训:字面意思是指军事训练,通常指的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纪律性、体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而进行的模拟军事化管理的活动。这种训练通常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基本军事技能学*等内容。
军训一词源于军事训练,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
在**,军训是大多数高校新生的必修课,它被视为培养学生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手段。在社会背景中,军训也反映了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即培养他们成为有纪律、有责任感的公民。
军训往往让人联想到汗水、坚持和团队合作。对于经历过军训的人来说,它可能是一种难忘的经历,既有挑战也有收获。
个人在大学期间的军训经历,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团队协作。
在诗歌中,军训可以被描绘为青春的磨砺石,“烈日下的步伐,铸就了不屈的意志”。
军训的场景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队列、响亮的口号和汗水浸湿的军装。
在不同国家,军训的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国家,军训可能更加强调军事技能的训练,而在其他国家,则可能更侧重于纪律和体能的培养。
军训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在培养学生纪律性、体能和团队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军训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教育和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训,说教也。 、 《书·顾命》-大训。 、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 、 《国语·晋语》。注:“教也。”-是为明训。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训俭示康。
【组词】
训蒙、 训蒙教授、 训人、 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