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44:32
如坐针毡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坐在插满针的垫子上,形容非常不安或焦虑的状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在某种压力或不安的情况下,感到极度的不适和紧张。
如坐针毡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原文是“坐如针毡”,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形式。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心理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压力或不确定性时的焦虑状态。它反映了人对于心理状态的细腻观察和表达。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极度压力下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源于对未来的担忧或对当前情况的无力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面试前感到如坐针毡,每一分钟都感觉异常漫长,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在诗歌中,可以将“如坐针毡”融入描述等待的焦虑:
夜深人静,心事重重,
如坐针毡,梦难成。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一个插满针的垫子上,身体微微颤抖,表情紧张。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心跳加速的声音和呼吸的急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 pins and needles”,意思是在紧张或焦虑的状态下等待某事。
如坐针毡 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也让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焦虑时更加准确和有力。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沟通效果和丰富表达方式都非常重要。
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立司马睿为太子。司马睿很不争气,没有政治抱负,爱好经商。他恨经常劝他从政的太子中舍人杜锡,就把针插在杜锡的座垫上,扎得杜锡臀部流血,他觉得很开心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3. 【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
4.
【毡】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氈,撚毛也。 、 《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组词】
毡单、 毡布、 毡车、 毡衫、 毡屋、 毡席、 毡帽、 毡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