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30
词汇“含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含”和“育”。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含育”进行深入分析。
“含育”字面意思是指包含并孕育,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内部含有某种潜力或生命力,能够逐渐发展成长。
“含”字古汉语中已有包含、含有的意思,“育”字则指生育、养育。两者结合,形成了“含育”这一词汇,强调内部潜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传统文化中,“含育”常与自然和谐、生命循环等概念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尊重。
“含育”给人以温暖、生机勃勃的感觉,联想到生命的成长和自然的恩赐。
在教育领域,教师常常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含育”出独特的才能和品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含育万物生,花开满园香自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urture”或“incubate”,但“含育”更强调内在的潜力和生命力。
“含育”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潜力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专业领域有广泛应用,也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含育”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育】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育,生也。 、 《书·盘庚》-无遗育。 、 《国语·晋语》-至如今不育。 、 《国语·周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 《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组词】
节育、 育孕、 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