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6:03
养虎遗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养了一只**,结果给自己留下了祸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纵容敌人或坏人,给自己或他人带来麻烦或灾难。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姑息养奸,否则后患无穷。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明知某人或某事有害,却仍然纵容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政策失误或决策不当导致的长期负面影响。
同义词:姑息养奸、纵虎归山、养痈成患 反义词:除恶务尽、防微杜渐、斩草除根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向了纵容坏人或事物的负面后果。反义词则强调了积极应对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寓言故事,其中包含了对于纵容恶行的警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表达类似概念的固定短语。
在**传统文化中,养虎遗患常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远见,不要因为一时的便利或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危害。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短视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示和担忧,因为它提醒人们要注意那些潜在的危险。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因为一时疏忽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故事或**。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些人因为不愿意面对问题而选择逃避,最终这些问题变成了更大的麻烦。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养虎遗患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养虎遗患心自寒。
明知前路多荆棘,
却把祸根种心田。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只被喂养的**,最终反噬其主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告或警报的声音,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nurturing a viper in one's bosom",意思是养了一只毒蛇在胸前,比喻纵容一个危险的敌人。这个表达在意义上与养虎遗患相似,都强调了纵容恶行的危险后果。
通过对养虎遗患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明白了在面对问题时要有预见性和决断力,不能因为一时的便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危害。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要轻易纵容错误的行为。
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遗患也。
他非常恨陕西地方文武大员的糊涂无用,竟敢长期不明“贼情”,~。
秦朝被推翻后,楚军与汉军订立和约,以鸿沟为界,西边归汉,东边归楚,宣布停战。项羽领兵东归,刘邦西进。张良和陈平对刘邦说:“目前汉军势力日益强大,诸侯也支持,可抓住时机消灭楚军,不能养虎遗患。”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
4.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