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4:07
词汇“养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养”通常指培养、滋养或养护,而“虚”可以指空虚、虚弱或虚无。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养虚”可能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来增强或改善虚弱的状态。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由于“养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养”和“虚”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描述特定的养生或恢复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和调养身体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养虚”可能与这些传统观念有关,强调通过自然和温和的方式来改善健康状况。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在经历长时间的工作压力或疾病后,寻求“养虚”的方式来恢复身心健康。例如,通过度假、冥想或调整饮食来达到这一目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养虚”来描述一个人在自然中寻找平静和恢复的状态:
山林深处,我养虚,
听风吟,观云舒。
心随流水,意随风,
养得一身轻,虚怀若谷。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养虚”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restoration”或“rejuvenation”,可以用来描述通过休息和调整来恢复身心健康的状态。
“养虚”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自然和温和的方式来恢复和调养自己,以应对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疲劳。这个词汇提醒我们,休息和恢复同样重要,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