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9:40
水门汀(shuǐ mén tīng)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英语单词 "cement",主要指水泥。在建筑行业中,水门汀通常指的是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它能够在水中或空气中硬化,用于制作混凝土、砂浆等。
水门汀一词源自英语 "cement",通过音译进入汉语。在早期,由于技术限制,水门汀的质量和性能有限,但随着科技进步,现代水门汀的种类和性能有了显著提升。
在现代社会,水门汀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它象征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过度使用水门汀也引发了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水门汀给人以坚固、耐久的印象,但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冰冷、缺乏人情味的现代建筑。
在个人生活中,水门汀可能与建筑工地、城市改造等经历相关,如参与家庭装修或观察城市建设项目。
在诗歌中,水门汀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岁月如水门汀,凝固了过往的痕迹,却也构筑了未来的基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 "cement",法语中的 "ciment",德语中的 "Zement",都指代类似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但在使用和文化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
水门汀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它在建筑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了解水门汀的词源、演变和文化意义,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词汇在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汀】
(形声。从水,丁声。本义:水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水平谓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谓之汀。”徐锴注:“水岸平处。”-汀,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