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02
柱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柱子下面。在建筑学中,它可能指的是柱子底部的区域或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比喻性地指代某个支撑或基础的位置。
“柱下”这个词汇的词源相对直接,由“柱”和“下”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建筑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用以描述建筑结构的具体位置。
在某些文化中,柱子被视为力量和稳定的象征,因此“柱下”可能被赋予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含义。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避难或休息的地方。
“柱下”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隐蔽、安全的空间,给人一种避风港的感觉。在情感上,它可能与寻求庇护或安静的愿望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大型活动中躲在柱下,避开了拥挤的人群,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光的柱下,我找到了岁月的宁静,每一道光影都是历史的见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建筑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柱下的情景,带来一种宁静和历史的氛围。听觉上,可能是远处传来的低语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under the pillar”或法语中的“sous le pilier”,都表达了类似的概念,即在柱子的下方。
“柱下”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位置,还可以比喻性地表达安全、隐蔽或基础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