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2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29:32
词汇“去害兴利”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去”、“害”、“兴”和“利”。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去害兴利”字面意思是指去除有害的事物,促进有利的事物。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消除不利因素,来促进和增加有利因素,以达到更好的结果或状态。
“去害兴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逐渐增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和”和“平衡”,“去害兴利”体现了这种思想,即通过消除不利因素,达到事物的和谐与平衡。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通过努力和智慧,可以改善现状,实现更好的未来。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鼓励朋友戒除不良*惯,比如熬夜和暴饮暴食,以改善健康状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去害兴利春自来,花开满园笑颜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正在清理花园中的杂草,让美丽的花朵得以绽放。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快愉悦的旋律,来表达去害兴利后的喜悦心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move the bad and promote the good”,但这种表达不如“去害兴利”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
“去害兴利”这个成语简洁而深刻,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美感,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和勇气,去改善和优化我们的环境和生活。
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
神宗修建法度,务以~而已。
1.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2.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
3.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