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3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39:57
承担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接受并负起责任或义务。它涉及到接受某种任务、职责、后果或责任,并对其负责。
在不同的语境中,“承担”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负责”更强调责任和义务,而“承担”则更强调接受和面对。
“承担”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承担”的例子,表示接受并负起责任。
在**文化中,“承担”常常与个人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它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承担”这个词给人以责任感、勇气和成熟的联想。它可能引发对个人成长和自我挑战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承担过领导一个项目的责任,这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增强了我的决策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在诗歌中,“承担”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初露,我承担起 这片土地的希望与梦想, 每一粒种子,每一缕风, 都是我肩上的重担。
视觉上,“承担”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肩负重物的形象,或者是一个领导者站在众人之前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稳有力的声音,如领导者在会议上的发言。
在英语中,“承担”可以对应为“assume”或“take on”,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但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承担”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涉及到责任和义务,还涉及到个人的勇气和成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承担”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力量。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