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2:25
“仁信”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仁”和“信”。
结合起来,“仁信”可以理解为一种既包含对他人的仁爱之心,又包含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同义词:诚信、仁义、忠信
反义词:欺诈、背信、残忍
在**传统文化中,“仁信”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在现代社会,尽管价值观多元化,“仁信”仍然是评价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
“仁信”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温暖、信任和安全感。它鼓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真诚和善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以仁信为本,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色,还经常帮助他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诗歌: 仁信如春风,温暖心田间。 言行皆一致,信誉传四方。
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商人以仁信著称。他不仅诚实经营,还经常帮助贫困的邻居。他的善举感动了许多人,小镇因此变得更加和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indness and honesty”(善良和诚实),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价值相似。
“仁信”是一个富含道德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也是现代社会中评价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仁信”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1.
【仁】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引证】
《说文》-仁,亲也。 、 《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 《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 《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 、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 《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诗·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组词】
仁人、 仁术、 仁宇、 仁瑞、 仁朴、 仁笃、 仁诲、 仁鄙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