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3:54
涣然冰消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冰块一样迅速融化消失。基本含义是指事物迅速消散或问题迅速解决,形容变化非常快或彻底。
涣然冰消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涣然冰释。”原意是指冰块融化,后来引申为问题或障碍迅速解决。
在**文化中,冰象征着坚固和难以改变,因此“涣然冰消”强调了变化的速度和彻底性,常用来形容积极的变化或问题的解决。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问题迅速解决和障碍的消除,给人以轻松和解脱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某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时,可以用“涣然冰消”来形容这种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冰雪涣然冰消,万物复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lt like ice”或“vanish like smoke”,但“涣然冰消”更强调变化的速度和彻底性。
涣然冰消 是一个富有形象和动态感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变化,也反映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快速转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生动地传达变化的速度和彻底性。
1.
【涣】
(形声。从水,奂(huàn)声。本义:流散,离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涣,流散也。 、 《诗·郑风·溱洧》-方涣涣兮。 、 《易·序卦传》-涣者离也。 、 《汉书·刑法志》-则涣然离矣。 、 《老子》。注:“涣者解散。”-涣兮。 、 《刘熊碑》-涣乎成功。 、 《戚伯著碑》-功德涣彰。
【组词】
涣然冰释、 涣驰、 涣泮、 涣衍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4.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