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43:03
词汇“削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削灭”字面意思是通过削减或消除来彻底消灭或终结某事物。它通常用于描述对敌对势力、疾病、不良现象等的彻底消除。
“削灭”由“削”和“灭”两个字组成。“削”原指削减、削除,“灭”指消灭、终结。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彻底消除的意味。
在**文化中,“削灭”常常与战争、斗争和疾病等负面现象相关,强调彻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削灭”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决绝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斗争或灾难的严重性和彻底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需要强调彻底解决问题,可以使用“削灭”来表达决心和彻底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削灭”来表达对某种不良现象的彻底消除,如:
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削灭了黑暗,
迎来了光明。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战争、斗争或灾难的场景,强调“削灭”的彻底性和终结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radicate”或“eliminate”,它们也有彻底消除的意味,但语境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削灭”是一个强调彻底性和终结性的词汇,适用于描述对敌对势力、疾病或不良现象的彻底消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决心和彻底性。
1.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