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3:38
“招灾”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招致灾难或不幸。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因为某种行为或决策而引发不利的后果或灾难。
在文学作品中,“招灾”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不幸遭遇,强调其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警告或劝诫他人避免某些可能带来负面结果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风险管理或安全工程中,“招灾”可能被用来描述潜在的危险行为或决策。
同义词“招祸”和“招惹”在意义上与“招灾”相似,都指招致不好的结果,但“招祸”更侧重于招致祸害,而“招惹”则更侧重于引起麻烦或争端。反义词“避祸”和“消灾”则指避免或消除灾难,与“招灾”形成对比。
“招灾”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招”和“灾”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招”有招引、招致的意思,“灾”则指灾难、不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相信因果报应,因此“招灾”这个词常常与道德评价相关联。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警示他人不要做出可能招致不幸的行为。
“招灾”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幸、危险和后果。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反思,促使人们在行为上更加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招灾”这个词来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避免做出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行为。例如,在驾驶时,我会提醒自己不要超速,以免招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招灾”: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一人独行,招灾难免。
心中警钟,长鸣不息,
愿避祸端,平安归家。
在视觉上,“招灾”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风暴或灾难的场景。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警报声或哀鸣声,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
在英语中,与“招灾”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vite disaster”或“court misfortune”,这些表达也强调了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同文化中对灾难的看法和应对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招灾”这一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通过对“招灾”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提醒我们在行为上要谨慎,也反映了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普遍认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灾】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或体灾。-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火。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释名》-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左传·昭公九年》-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
【组词】
灾火、 灾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