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0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02:11
僧律: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僧”指的是中的出家人,即僧侣或和尚;“律”则指的是规则、法律或戒律。因此,“僧律”字面意思是指僧侣必须遵守的戒律和规则。
在文化中,“僧律”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僧侣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旨在帮助僧侣保持清净的生活,专注于精神修行。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僧侣的生活状态或修行环境。在口语中,除非是在讨论相关话题,否则这个词汇不太常见。
同义词:戒律、法规、规矩
反义词:放纵、自由
“僧律”这个词汇源自传统,随着的传播和发展,这个词汇在中文和其他一些亚洲语言中被广泛使用。在早期,僧律主要是由佛陀亲自制定的,后来随着的发展,这些规定被系统化和书面化,形成了各种**经典中的戒律部分。
在文化中,僧律是维护僧团秩序和纯洁性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规定了僧侣的日常生活,还涉及到他们的精神修行和道德行为。在社会层面,僧律也反映了对于道德和精神生活的重视。
提到“僧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自律和精神追求。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生活的尊重和对精神修行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是参与或研究相关活动,否则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然而,了解僧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僧侣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将“僧律”融入描述宁静寺庙生活的场景,如:
晨钟暮鼓间,僧律守心田,
静坐蒲团上,禅意自悠然。
视觉上,“僧律”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寺庙、僧侣的袈裟和静谧的修行环境。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梵语、藏语和日语,也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僧侣的戒律,如梵语的“Vinaya”和日语的“戒律”(kai
1.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
2.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