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13
1. (形声。从心,闵(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引证】 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悯亡国也。 、 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组词】 悯人之凶、 悯念、 悯宥、 悯笑、 悯贫、 悯然
2. 忧愁;烦闷。 【引证】 《孟子》-阨穷而不悯。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曲罢悯然。 【组词】 悯默、 悯悯、 悯愧、 悯叹、 悯时病俗
1.《论语·子罕》:“子曰:‘悯人之不善。’”
2.《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作《离骚》,以抒其悯。”
3.《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下自思:‘这女儿们个个都有一段伤心事,我若不悯她们,谁悯她们?’”
4.《唐诗三百首·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虽无悯字,然其意境深远,含悯世人之意。”
5.《古文观止·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言虽未直接用悯字,然其对学子之关怀,实含悯意。”
英语: pity
德语: Mitleid
法语: pit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