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7:15
词汇“敛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敛刃”字面意思是指收起刀刃,不显露锋芒。基本含义是指隐藏自己的锋芒或能力,不轻易展示。
“敛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与古代武士文化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敛刃”常与“韬光养晦”等概念相联系,强调在适当的时候隐藏自己的锋芒,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展示自己的智慧。
该词汇给人以沉稳、内敛的情感反应,联想至深思熟虑、不轻易表露情感的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一位同事,他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提出极具建设性的意见,让我联想到“敛刃”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敛刃于心,静待时机,锋芒不露,智慧深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武士收起刀剑的画面,给人一种平和与准备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曲,营造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如英语中的“keep one's cards close to one's chest”,意指不轻易展示自己的计划或意图。
“敛刃”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刃】
(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许云象形,而实指事。今俗称刀口。”-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 《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 、 《荀子·议兵》-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 、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组词】
刀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