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0:06
律例馆: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个收藏、研究和教授法律条文、法规和案例的机构。在**古代,律例馆可能是一个官方机构,负责编纂和解释法律,也可能是一个学术机构,专门研究法律知识。
在文学中,律例馆可能被描绘成一个庄严的地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象征着正义和秩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专业领域,它可能是一个常见的术语,用来指代专门的法律研究机构。
同义词:法学院、法律研究所、法律图书馆 反义词:无法找到直接的反义词,但如果要表达与之相反的概念,可能是“无法无天”或“混乱无序”。
律例馆这个词源于**古代,律指的是法律,例指的是案例或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核心含义——法律的研究和教育——仍然保持不变。
在**古代,律例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重要机构。它不仅是一个法律知识的存储地,也是法律精神的传承地。在现代社会,虽然律例馆这个词可能不常使用,但其代表的法律研究和教育的职能仍然存在。
律例馆这个词给我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致力于维护法律尊严和公正的人们。它也让我想到法律的复杂性和深度,以及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个类似律例馆的机构,那里收藏了大量的法律书籍和文献。那次经历让我对法律的严谨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律例馆:
在律例馆的深处,
法律的智慧静静流淌,
每一页古老的文献,
都是正义的见证。
律例馆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厚重的法律书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背景音乐可能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营造出一种庄重和沉思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机构可能是法学院或法律图书馆。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承担着研究和教育法律的职能。
律例馆这个词虽然不常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但它代表的法律研究和教育的职能仍然非常重要。它让我认识到法律的复杂性和深度,以及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文化和社会背景。
1.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2.
【例】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例,比也。 、 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举此以例其余。
【组词】
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类;列。
【引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组词】
不在此例;例及、 例侪
3.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