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11
律则: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法律、规则或原则,特别是在社会、道德或哲学领域中。它强调的是一种规范性的指导原则,用以指导行为或判断是非。
律则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律”指的是法律或规则,“则”指的是原则或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的含义,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了更丰富的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律则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和“义”相联系,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规范和外在的法律约束。在现代社会,律则更多地被用来指代法律和规章制度。
律则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正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秩序、规范和责任。在个人层面,它可能引发对道德和法律的思考,以及对个人行为准则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需要在工作中遵循各种律则,比如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行业的标准操作程序。这些律则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律则:
在时间的河流中,
律则如石,坚定不移。
道德的光辉,
照亮了前行的路。
律则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庄严场景,法官的锤声,或是法律书籍的厚重感。视觉上,它可能与法律文书、法庭建筑或正义女神的形象相关联。
在英语中,律则可以对应到“principle”或“rule”,虽然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词汇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强调了规范性和指导性。
律则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涉及到法律和道德的层面,还涉及到个人和社会的行为规范。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1.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2.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