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2:34
“克郎球”(Crokinole)是一种桌面游戏,起源于19世纪的加拿大。它是一种类似于弹珠台的游戏,玩家使用手指弹射木制圆盘(称为“克郎”),目标是使圆盘进入棋盘中心的孔或击中对手的圆盘。
克郎球起源于19世纪的加拿大,其名称可能来源于德语中的“Krocken”(意为“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郎球逐渐传播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但其基本规则和玩法保持不变。
在加拿大,克郎球被视为一种传统的家庭游戏,常常在节日和家庭聚会中出现。它也曾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成为竞技项目,展示了其在社交和竞技方面的双重价值。
提到克郎球,我联想到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轻松的社交场合。它给人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感觉,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克郎球是家庭聚会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玩克郎球,都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亲密和欢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克郎球:
在温暖的壁炉旁,
克郎球的声音回荡,
圆盘轻舞,友谊长,
家的温馨,永不散场。
想象一下,木制圆盘在光滑的棋盘上滑动的声音,以及圆盘碰撞时的清脆声响。这些声音与木质棋盘的温暖色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克郎球的游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玩法——使用手指弹射圆盘——可能是共通的。例如,**的“弹珠台”游戏也有类似的玩法。
克郎球不仅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家庭和社交的温馨。通过学*和了解克郎球,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时光,也更加欣赏这种简单而富有乐趣的活动。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
3.
【球】
(形声。从玉,求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以为磬,亦为笏,亦为刀室饰。-球,王磬也。 、 《书·禹贡》。郑注:“美玉也。”-球琳琅珰。 、 《书·顾命》。郑注:“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天球。
【组词】
球琳、 球玉、 球琲、 球府、 球琳器、 球璧、 球玉、 球音、 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