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8:07
词汇“牲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用于祭祀或劳动的牛。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牲牯”字面意思是指用于祭祀或劳动的牛。在古代,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祭品。
“牲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的“牲”指用于祭祀的动物,“牯”指公牛。随着社会的发展,牛的用途多样化,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
在古代**,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因此,“牲牯”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牲牯”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农耕社会的景象,以及祭祀活动的庄严和神圣。它可能唤起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现代生活中,“牲牯”一词较少使用,但在某些传统文化活动中,如某些地区的祭祀仪式,仍可能见到其身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牲牯声声,唤起乡愁。”
想象一头健壮的牛在田间劳作,发出沉稳的哞声,这种景象和声音可能与“牲牯”一词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用于祭祀或劳动的牛都有类似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acrificial ox”或“working ox”。
“牲牯”一词承载了古代农耕文化和祭祀文化的重要意义,虽然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它仍然是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1.
【牲】
(形声。从牛,从生。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完全当为字之训。-牲,牛完全也。 、 《谷梁传·哀公元年》-全曰牲,伤曰牛。 、 《周礼·庖人》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 、 《易·萃》。郑注:“大牲,牛也。”-用大牲。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
【组词】
牲体、 牲礼、 牲玉、 牲事
2.
【腯】
肥壮。多用以形容牲畜。
【引证】
《说文》。段注:“按,人曰肥,兽曰腯,此人物之大辨也。又析言之,则牛羊得称肥,豕独称腯。”-腯,牛羊曰肥,豕曰腯。 、 《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 、 左思《吴都赋》-鸟兽腯肤。
【组词】
腯怪、 腯腯、 腯伟、 腯肥、 腯成、 腯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