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7:48
土造: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用当地的材料或简单的方法制造的物品。它强调的是手工制作、非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往往带有一定的原始性和朴素性。
“土造”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土”和“造”两个字组成,强调使用当地材料和手工制作的特点。在语言演变中,它一直保持着这种朴素和原始的含义。
在某些文化中,“土造”可能被视为一种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体现,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土造的房屋和工具被认为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
“土造”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朴实、自然和亲切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手工制作的温暖和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个土造的陶艺工作室,那里的陶器都是用当地的泥土手工制作的,每一件都独一无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土造”:
土造的陶罐, 盛满了岁月的甘露, 每一滴都闪烁着, 乡村的宁静与淳朴。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在阳光下用土造的工具耕作,背景是连绵的青山和蓝天白云。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和谐。
在不同文化中,“土造”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非洲部落,土造的房屋和工具被视为社区凝聚力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手工艺和艺术形式。
“土造”这个词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制作方式,还蕴含了文化、情感和历史的丰富内涵。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手工制作的价值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造】
(形声。从辵(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造,就也。 、 《书·盘庚》-咸造勿亵在王庭。 、 《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 、 《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 、 《战国策·宋策》-而造大国之城下。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明日造朝。 、 宋·沈括《梦溪笔谈》-造玉清宫。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造左公第。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组词】
造劫历世、 造历幻缘、 造适、 造胜、 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