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2:54
词汇“楚丝”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人名、地名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广泛的语料库支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楚丝”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由“楚”和“丝”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其中“楚”可能指古代楚国,或者有清晰、整洁的含义;“丝”通常指丝绸或类似细丝的物质。
如果“楚丝”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它可能在文学、艺术或历史研究中有所应用。例如,在描述古代楚国的丝绸文化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由于缺乏具体语境,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楚丝”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确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将其理解为形容细丝或丝绸的词汇,同义词可能是“细丝”、“绸缎”等,反义词可能是“粗布”、“麻绳”等。
由于“楚丝”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如果“楚丝”与古代楚国相关,它可能承载着楚文化的历史和美学价值。
对于不熟悉“楚丝”的人来说,它可能引发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好奇。
由于“楚丝”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楚丝轻拂过古都的街巷,
历史的尘埃在阳光下闪耀。
由于“楚丝”不是一个常见词汇,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较为抽象,可能联想到古代楚国的丝绸和纺织工艺。
由于“楚丝”不是一个常见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楚丝”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应用范围可能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特定领域的术语和文化背景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深度。
1.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
2.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