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6:41
词汇“决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基本定义、语境分析、示例句子等方面可能无法提供详细的信息。然而,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和分析。
“决羽”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决羽”可能意味着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如同鸟儿展翅飞翔。
由于“决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决心和自由。
由于“决羽”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决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无法追溯。
在某些文化中,鸟和羽毛可能象征着自由和灵魂的飞翔,因此“决羽”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决羽”可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敢、自由和决心。
由于“决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决羽”用作象征,表达主人公在关键时刻的决心和勇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鸟在蓝天中展翅飞翔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快或激昂的旋律来表达“决羽”的意境。
由于“决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决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过对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象征着决心和自由。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2.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