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0:46
决算:指在一定时期结束时,对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的最终计算和总结。在会计学中,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正式确认,通常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详细报告。
决算一词源于汉语,由“决”和“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决”有决定、确定的意思,“算”则指计算。随着会计学的发展,决算逐渐成为专业术语,用于描述财务活动的最终计算和总结。
在**,决算不仅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透明度和责任制的重要体现。每年的政府决算报告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决算往往与严谨、精确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它代表了财务活动的正式结束,有时也象征着一段时期的总结和新的开始。
在个人生活中,决算可能涉及家庭预算的总结,如年底对家庭开支的回顾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规划来年的财务安排。
在诗歌中,决算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总结:
岁月的账本,一页页翻过, 年末的决算,静静地诉说。 收入与支出,平衡在心间, 新的一年,新的预算,新的期盼。
决算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账本、计算器按键的声音,以及会计师在办公室里忙碌的身影。
在英语中,决算可以对应为“final account”或“financial settlement”。不同文化中,决算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对财务活动的最终确认和总结。
决算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不仅在财务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反映了社会对透明度和责任制的需求。在个人层面,决算提醒我们定期审视和总结自己的财务状况,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决算这一词汇,有助于提升财务知识和沟通能力。
1.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2.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算,数也。 、 《仪礼·乡饮酒礼》-无算爵。 、 《仪礼·丧服记》-亲则月算如邦人。 、 《仪礼·士丧礼》-明衣不在算。 、 《礼记·檀弓下》-有算为之节文也。 、 《论语·子路》-何足算也? 、 《儒林外史》-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
【组词】
算还、 算尽镏铢、 算来、 算刻、 算定、 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