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5:42
拈花弄月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轻轻地摘取花朵,摆弄月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风流情趣,或者指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和艺术创作。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拈花弄月 常用来描绘文人墨客的优雅生活,如诗词创作、书画欣赏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生活态度或行为举止显得过于风雅或不切实际。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艺术评论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
同义词:风花雪月、闲云野鹤
反义词:脚踏实地、务实
拈花弄月 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有关。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也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拈花弄月** 代表了文人墨客对自然美和生活艺术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上。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那些追求精神生活和艺术享受的人。
拈花弄月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优雅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在花园中吟诗作画的场景,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生活美学的理解和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拈花弄月 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追求艺术和精神生活的朋友。例如,我有一个朋友喜欢在闲暇时画画和写诗,我常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生活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拈花一笑间,月影轻摇曳,
诗心随风起,墨香染夜色。
结合图片,拈花弄月 可以联想到一幅文人墨客在花园中赏花作画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ing in a dream”或“chasing rainbows”,这些表达也传达了一种追求理想和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但与拈花弄月相比,它们更强调梦想和幻想的成分。
拈花弄月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态度的体现。它让我认识到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追求精神生活和艺术享受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拈花弄月须乘少,问水寻山莫待迟。
俄见苍圣带领宋儒上殿,有褒衣博冠手执《太极图》者,有闭目指心自称常惺惺者,有~自称活泼泼地者。
1.
【拈】
(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拈,揶也。 、 《广雅》-拈,持也。 、 《列子·汤问》。注:“拈,指取物也。”-女何蚩而三招子。 、 《三国演义》-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
【组词】
拈毫、 拈团儿、 拈撮、 拈周试晬、 拈酒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弄】
4.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