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8:23
失敬: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对他人的尊敬有所缺失或未能表达应有的敬意。在实际使用中,它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人的不敬或冒犯,有时也用于自谦,表示自己未能做到应有的礼貌。
“失敬”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失”表示失去,“敬”表示尊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表示对他人尊敬的缺失。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他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礼仪。因此,“失敬”这个词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保持适当的礼貌和尊重。
“失敬”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对他人尊重的缺失。在联想上,它可能与冲突、误解或不愉快的社交经历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在公共场合不小心撞到了别人,我可能会用“失敬”来表达我的歉意和对他人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敬”:
在月光下,我轻声说,
对于夜的宁静,我深感失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y apologies”或“excuse me”,虽然它们的意思不完全相同,但都涉及到对他人尊重的表达。
“失敬”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交流中保持适当的尊重和礼貌。在学*语言和进行社交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是非常重要的。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