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6:47
词汇“文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雅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文”通常指文字、文化、文学等,而“缋”在古代汉语中指绘画或装饰。因此,“文缋”可能指的是文学或文化上的装饰、修饰,或者是指用文字进行的美化、描绘。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缋】
布帛的头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此亦兼布帛言之也…缋之言遗也,故训为织余。今之呼为机头。”-缋,织余也。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以五色缋为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