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7:33
词汇“忮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忮枉”进行分析:
“忮枉”由两个字组成:“忮”和“枉”。
结合起来,“忮枉”可以理解为因嫉妒而产生的冤屈或不公正。
在文学作品中,“忮枉”可能用来描述人物因嫉妒他人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或者因嫉妒而导致的冤屈**。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
“忮”和“枉”都是古代汉语词汇,它们的现代用法相对较少,但在古文中仍可见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嫉妒和不公正是被批判的负面情感和行为。因此,“忮枉”这个词在描述这些负面现象时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
提到“忮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情感,如愤怒、悲伤和无奈。
由于“忮枉”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用到。但在阅读古文或研究相关主题时,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是有帮助的。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利用“忮枉”这个词来描绘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象,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由于“忮枉”涉及到负面情感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暗的色调、压抑的音乐或紧张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忮枉”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现象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忮枉”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
1.
【忮】
强悍,凶狠。
【引证】
《说文》-忮,很也。从心,支声。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忮,恨也。 、 《资治通鉴》-长安险固,风俗豪忮。
【组词】
忮毒、 忮横、 忮狠、 忮恶
嫉妒;忌恨。
【引证】
《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诗·大雅·瞻卬》-鞫人忮忒。 、 《庄子·齐物论》-大勇不忮。
【组词】
忮刻、 忮嫉、 忮忌、 忮忍、 忮悍、 忮害、 忮心
2.
【罔】
(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
同本义。同“网”。
【引证】
《易·系辞下》-[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庄子·逍遥游》-死于罔罟。 、 《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列卒满泽,罘罔弥山。 、 《孟子·梁惠王上》-是罔民也。 、
【组词】
罔置、 罔罟、 罔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