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8:58
也称桃花米。一种劣质米。《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韦昭注"赤米米之奸者。"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南史.任昿传》'昿解新安太守,去惟载桃花米。'即赤米是也。"宋陆游《村居书事》诗"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犹恐奢。"一说即籼米,见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
1.
【赤】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赤,南方色也。 、 《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 、 《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其色赤。 、 《书·顾命》。郑注:“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赤刀。 、 《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 《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困于赤绂。 、 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日上,正赤如丹。
2.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