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4:41
步骤:指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所需的一系列有序行动或阶段。它强调了过程的顺序性和连续性,是实现复杂任务的基础。
步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行走时的步伐,后引申为完成任务的行动序列。在现代汉语中,其意义进一步扩展,涵盖了各种有序的行动或阶段。
在东方文化中,步骤常与“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等概念相联系,强调做事的条理性和计划性。在西方文化中,步骤也常与效率和精确性相关联。
步骤一词给人以秩序、稳定和可靠的联想。它暗示了事情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有助于减少焦虑和不确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步骤常用于指导烹饪、DIY项目、学习新技能等。例如,学习弹奏钢琴时,按照步骤逐步练习每个乐曲的段落,最终能够流畅地演奏整首曲子。
诗歌:
步骤如细雨,
润物无声息。
循序渐进间,
花开满园春。
故事: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智者,他总是说:“生活就像编织一幅画,每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线。”年轻人遵循他的教导,一步步地构建自己的未来。
视觉:想象一个工人在工厂里按照步骤组装产品的场景,每个动作都精确而有序。 听觉:听到钟表的滴答声,每个声音都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步骤的推进。
在英语中,“步骤”对应的是“step”或“procedure”,在德语中是“Schritt”或“Vorgehen”,在法语中是“étape”或“procédure”。尽管语言不同,但都强调了行动的有序性和连续性。
步骤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它不仅提供了行动的框架,还增强了任务的可管理性和可预测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步骤的概念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清晰度和效率。通过深入学习步骤这一词汇,我更加意识到有序行动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1.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2.
【骤】
(形声。从马,聚声。本义:马奔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骤,马疾步也。 、 《周礼·大司马》-车骤徒趋。 、 《楚辞·招魂》。注:“走也。”-步及骤处兮。 、 《礼记·曲礼》-车驱而驺(骤)。 、 《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组词】
骤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