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1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13:15
词汇“徧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文献。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徧见”进行分析:
“徧见”的字面意思是普遍地看到或普遍地被看见。其中,“徧”是“遍”的异体字,意为普遍、全面;“见”则是看见、被看见的意思。
在古代文献中,“徧见”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或事物被广泛地观察到或认知到。例如,在《左传》等古代史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现象或**被众多人所知晓。
“徧”是“遍”的异体字,两者在意义上没有区别。随着汉字的标准化,“徧”逐渐被“遍”所取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徧见”这一组合已不多见。
在古代社会,信息的传播不如现代迅速,因此能够“徧见”的事物往往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或重要性。这个词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信息传播范围的关注。
对于现代人来说,“徧见”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古典美,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献中的庄重和深邃。
由于“徧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文学或历史时,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文献。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巧妙地使用“徧见”来增添文言文的韵味,如:“春风拂面,花影徧见,古道边,谁家少年,笑语盈盈。”
由于“徧见”具有古典色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书画作品,或是古琴的悠扬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徧见”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widely seen”或“universally observed”。
“徧见”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度。了解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增加语言知识的广度,还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为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1. 【徧】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