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28:20
“含辛忍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忍受着极大的辛苦和痛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在文学作品中,“含辛忍苦”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毅力,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家族衰败后的坚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如“你要含辛忍苦,才能成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个体或团队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策略。
同义词:
反义词:
“含辛忍苦”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广泛,成为描述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含辛忍苦”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忍”和“韧”的精神,即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这种精神在的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推崇。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鼓舞。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们。这种精神影响着我的思维和表达,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需要在学业上含辛忍苦的时刻。记得有一次,为了准备一个重要的考试,我连续几个月每天学*到深夜,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含辛忍苦,不问前程,
风雨兼程,只为心中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一个人在风雨中坚持前行的画面。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坚定、旋律激昂的乐曲,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表达“含辛忍苦”的精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rsevere through hardships”或“endure through difficulties”,它们都传达了在困难中坚持不懈的意思。
通过对“含辛忍苦”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描述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增强了我在面对挑战时的决心和毅力。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辛】
(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辭皆从辛者由此。”-辛,大罪也。 、 《白虎通》-辛所以煞伤之也。 、 《清史稿》-[隆科多] 凡四十一款,当斩,妻子入辛者库,财产入官。
3.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
4.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