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26:47
“与人无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与他人发生争执或冲突。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性格温和,不愿意与他人产生矛盾,倾向于和平相处,避免争端。
在文学作品中,“与人无争”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被描述为“与人无争”,体现了他的宽容和超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性格,或者在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出建议。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如何通过避免冲突来维护团队和谐。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和气生财”强调和谐带来的好处,“忍让为先”强调忍让的重要性。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的是竞争和冲突。
“与人无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崇尚和谐、避免冲突的传统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追求和平与和谐——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与人无争”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相呼应。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时。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平和、宁静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一个温和、宽容的人,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不轻易被外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的冲突,做到与人无争,这让我深受启发,学会了在面对矛盾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纷扰的世界里,我愿做那与人无争的静水,深流而不露锋芒。”
视觉上,“与人无争”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宁静的山水画,或者是夕阳下平静的海面。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古典音乐,或者是自然界中鸟鸣和水流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and let live”,意为“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强调的是一种宽容和共存的态度。
“与人无争”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还启发我在面对冲突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价值和人生智慧。
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大师出家遁世,~,决不会来抢这个虚名儿。
1. 【与】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1. 【与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