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6:55
词汇“周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周”可能指的是时间上的循环,如一周、周而复始等;“忌”通常指的是忌讳、避免某些行为或事物。将两者结合起来,“周忌”可能指的是在某个周期内应避免的行为或事物。
由于“周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上分析基于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进行推测。如果需要更精确的分析,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专业资料。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