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0:09
截瘫:截瘫是指由于脊髓损伤导致身体下半部分(通常是腰部以下)的肌肉失去感觉和**功能的一种病症。这种损伤通常会导致下肢瘫痪,有时也会影响膀胱和肠道的功能。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截瘫可能被用来描述角色的身体状况,增加故事的情感深度或冲突。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截瘫可能是一个敏感话题,通常在医疗或社会支持的语境中提及。 专业领域:在医学和康复领域,截瘫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诊断和治疗计划。
同义词:下肢瘫痪、下半身不遂 反义词:上肢瘫痪(虽然不完全对称,但上肢瘫痪是截瘫的反义词)
词源:截瘫一词源自医学术语,由“截”(切断、中断)和“瘫”(瘫痪)组成。 演变:随着医学的发展,截瘫的治疗和康复方法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个词的使用也更加专业化。
截瘫在社会中通常被视为一个挑战,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在一些文化中,截瘫患者可能面临歧视或忽视。
截瘫这个词可能引起同情和关切,因为它涉及到严重的身体损伤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这部分需要个人经历,以下是一个假设的例子)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截瘫患者,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最终能够使用轮椅独立生活。
在诗歌中,截瘫可以被用来象征生活中的障碍或挑战:
在生命的道路上,
截瘫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墙,
但心中的火焰,
永不熄灭。
截瘫可能让人联想到轮椅、康复设施和医疗设备。视觉上,可能会想到医院或康复中心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医疗设备的 beep 声或康复训练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截瘫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含义和医学上的定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截瘫被称为 "paraplegia"。
截瘫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术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身体状况,也反映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和支持。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帮助截瘫患者。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瘫】
(形声。从疒,难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瘫痪,指肌体不能随意运动,也比喻机构不能正常运转) 同本义
【组词】
瘫风、 瘫缓、 瘫废、 瘫睡、 瘫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