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1:49
词汇“支属”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亲属关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指那些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指代与自己有间接关系的亲属,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支属”的字面意思是分支的亲属,即从家族主干分出来的旁支。它强调的是亲属关系中的分支性质,与“直系亲属”相对。
“支属”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支”和“属”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分支和归属。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就已经存在,用来描述家族中的旁支成员。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因此“支属”在描述家族关系时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人重视家族血缘和家族延续的传统观念。
提到“支属”,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家族的温暖和复杂性,也可能让人想到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
在处理家族事务时,如遗产分配或家族聚会,了解和使用“支属”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创作家族史诗时,可以使用“支属”来描绘家族的繁衍和分支,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复杂性。
想象一个大家族的聚会,可以看到不同分支的家族成员聚集在一起,这种场景可以与“支属”这个词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支属”可以对应为“relatives by blood”或“distant relatives”,但这些表达不如“支属”在中文中那样精确和具有文化特色。
“支属”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亲属关系,还反映了*人对家族和血缘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支属”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家族关系。
1.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2.
【属】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 《史记·魏公子列传》-冠盖相属。 、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组词】
属纩、 属界、 属连、 属志、 属引、 属文、 属读、 属聚、 属丝、 属好、 属怨、 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组词】
属文、 属辞、 属书、 属对、 属缀、 属稿、 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