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30
“功名利禄”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综合起来,“功名利禄”指的是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名声、财富和官职等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
在文学作品中,“功名利禄”常用来描述人物追求的目标,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分析社会激励机制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功名利禄”作为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自古以来变化不大,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这些概念的重视程度和追求方式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功名利禄”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是士人追求的理想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追求也受到了现代价值观的挑战。
这个词组可能让人联想到竞争、压力和牺牲,也可能让人思考个人价值和幸福感的真正来源。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曾面临是否追求功名利禄的抉择,最终选择了更符合个人兴趣和价值观的道路。
在诗歌中,可以将“功名利禄”融入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功名如烟散,利禄似水流,
何不随心动,自在天地游。
结合古代科举考试的图片或古典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功名利禄”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追求可能被概括为“成功”和“财富”,但具体的内涵和追求方式有所不同。
“功名利禄”作为一个成语,反映了人类对成就和回报的普遍追求,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反思这种追求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组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牛启东素不喜章句之学,认为那是腐儒伪装道学的幌子,驵侩谋求~的阶梯,无关乎国计民生。
1.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3.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4.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