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7:42
“唯心”是一个哲学词汇,源自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字面意思是指“心灵或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和基础”,即现实世界是由意识或精神构成的。在唯心主义哲学中,物质世界被认为是精神或意识的反映。
在文学中,“唯心”可能用来描述一种强调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的写作风格。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过分依赖个人感觉或信念而忽视客观事实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哲学和心理学,“唯心”通常指代一种特定的理论框架或世界观。
同义词“理想主义”强调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而“精神主义”更侧重于精神而非物质的重要性。反义词“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与“唯心”形成鲜明对比。
“唯心”一词源自希腊语的“psychē”(意为灵魂或心灵)和拉丁语的“mens”(意为心智)。在19世纪,随着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兴起,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
在西方文化中,“唯心”常常与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概念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强调个人信念和精神追求的社会**或哲学思潮。
对于我来说,“唯心”带有一种深邃和神秘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探索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的旅程。这种词汇常常激发我对人类意识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在一个哲学研讨会上讨论过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辩证关系,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唯心”在哲学辩论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唯心”:
在唯心的梦境里, 星辰是心灵的画笔, 绘出夜空的深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内心世界的抽象画,充满象征和隐喻。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邃和神秘感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作品,来表达“唯心”的氛围。
在东方哲学中,如**和道教,也有强调心灵和精神重要性的思想,虽然它们与西方唯心主义在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通过对“唯心”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在哲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唯心”有助于我更深刻地探讨和表达关于意识和存在的复杂问题。
1.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