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9:31
词汇“丧音”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丧”通常与丧失、悲伤有关,而“音”则指声音或音乐。因此,如果强行解释,“丧音”可能指的是悲伤或哀悼的声音,或者是与丧失相关的音乐。
由于“丧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悲伤的氛围或特定的音乐片段。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化或**背景下。
由于“丧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些特定文化或**背景下产生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丧音可能指的是在葬礼或哀悼仪式中使用的特定音乐,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听到“丧音”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悲伤、哀悼的场景,感受到一种沉重和忧郁的情感。
由于“丧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丧音”融入到描述悲伤场景的诗歌或故事中,用以增强氛围的渲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葬礼或哀悼场景的画面,背景音乐是低沉、悲伤的旋律,这就是“丧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哀悼的音乐或声音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丧音”这个词本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因此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丧音”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表达一种特定的悲伤氛围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和理解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