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04:49
土拨鼠(学名:Marmota monax)是一种生活在北美洲的大型地松鼠,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它们以挖掘地洞、冬眠和在地面觅食而闻名。土拨鼠通常有棕色的毛皮,体型较大,尾巴短而蓬松。
“土拨鼠”一词源自英语“groundhog”,而“groundhog”又源自中古英语的“groundewulf”,意为“地狼”。这个词在英语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世纪,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这种特定的啮齿动物。
在美国,每年2月2日的“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是一个传统节日,人们观察土拨鼠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以此来预测春天的到来。这一*俗反映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关注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土拨鼠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亲切,因为它们代表着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坚韧。联想上,它们让我想到春天的希望和新生。
在我小时候,我曾在乡下看到过土拨鼠,它们在田野里忙碌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经历让我对自然界的生物充满了好奇和尊重。
诗歌:
春风拂过大地,
土拨鼠探出头,
新绿的草地上,
它寻找着生命的馈赠。
想象一只土拨鼠在阳光下挖掘地洞,背景音乐可以是轻快的乡村音乐,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愉悦。
在不同的文化中,土拨鼠可能没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但在北美文化中,它与季节变化的预测紧密相关。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动物可能有着不同的传统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土拨鼠”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名词,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感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3.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 、 《汉书·五行志》-鼠小虫,性盗窃。 、 《说苑·善说》-鼠者,人之所薰也。 、 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 《三元里人民抗英》-逆夷各狐凭鼠伏。
【组词】
鼠窜而狼忙、 鼠牙雀角、 鼠盗蜂起、 鼠腹蜗肠、 鼠市、 鼠布、 鼠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