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5:29
“批鳞请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批评或指责别人的错误,同时请求对方改正或采取行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并希望对方能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在文学作品中,“批鳞请剑”常用于描述忠臣或正直人士对君主或上级的直言进谏,表达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责任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形容某人勇敢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并希望对方改正。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讨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对政策或决策的批评和建议。
同义词:直言进谏、忠言逆耳、直言不讳 反义词:阿谀奉承、唯唯诺诺、避重就轻
“批鳞请剑”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直言进谏的重视。在古代,忠臣往往需要勇气和智慧来指出君主的错误,并希望君主能够改正,以维护国家的利益。
在**传统文化中,直言进谏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尤其是在官场和政治领域。这种行为虽然可能会带来个人风险,但被认为是维护正义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尊重,因为它代表了勇气和责任感。联想上,我会想到历史上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如魏征等。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批鳞请剑的情况,当时我勇敢地指出了团队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虽然起初有些尴尬,但最终得到了团队的认可和改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忠言如剑批鳞去,
逆耳之声请剑来。
愿君听取心中语,
共铸辉煌未来台。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古代官员手持笏板,面色严肃地向君主进谏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中严肃的对话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eak truth to power”,意为向权力说出真相,这也体现了对直言进谏的重视。
“批鳞请剑”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直言进谏的重视,也反映了勇气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和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吾平生志在~,以忠鲠南迁。
汉成帝时期,成帝的老师安昌侯张禹恃宠而骄,横行霸道,朝中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槐黔朱云上书汉成帝要求赐尚方宝剑斩佞臣张禹以正朝纲。成帝大怒说:“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1.
【批】
(形声。从手,比声。本义:反手打)。
引申为刺入。
【引证】
《庄子》-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2.
【鳞】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鳞,鱼甲也。 、 扬雄《羽猎赋》-鳞罗布烈。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鳞浪层层。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鳞爪飞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朱鳞大鬣。
【组词】
鳞爪、 鳞沦、 鳞接、 鳞萃
3.
【请】
情况,实情。 同: 情
【引证】
《墨子·尚同中》-上下请通。 、 《管子·白心》-四璧而知请。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4.
【剑】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今之匕首。”-劒,人所带兵也。 、 《管子》-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 、 虞世南《从军行》-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组词】
剑锷、 剑首、 剑气